首頁 | 收藏本站 | 繁體網站   
點擊搜索
 
日期 時間

經濟熱點面對面:中國船舶行業在風暴中啟航

日期:2009-04-28  來源: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    點擊:
2008年,對于中國船舶行業而言,是從2003年起六年黃金發展期的頂點,似乎也成為了一個轉折點。就在這一年,中國船舶行業交出了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0%的成績單。
    2008年,我國新接船舶訂單5800多萬載重噸,占到了全世界市場份額的37.7%。但也就在這個2008年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沖擊,國際造船市場風云突變,持續近六年的興旺行情落下帷幕。受此影響,中國船舶行業的訂單數量同比下降超過90%,同時,我國船舶行業新接訂單持續下降,船東撤單、推遲交船的現象不斷出現。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弱點,也開始顯現。為幫助中國造船企業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境,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陳偉鴻:歡迎各位關注我們的《經濟熱點面對面》,我們看到,中國的造船業在經過了連續六年的黃金發展時期以后,從2008年的下半年開始發展進入到了一個低谷。那么剛剛出臺的這個行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會不會讓中國的造船業能夠重新地興旺發達起來呢?今天我們請到了各位嘉賓和大家共同來關注這個話題。為各位介紹一下,在我身旁的兩位嘉賓,他們分別是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秘書長王錦連先生。中遠造船工業的公司的總經理宋大衛先生。兩位作為我們行業內的人士,看到這個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王錦連(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我想船舶行業在2006年9月份國務院出臺了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這是船舶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大事。這次調整和振興規劃國務院原則通過,我覺得又是我們船舶工業的一件大事。所以我的心情是非常地激動。
 
    陳偉鴻:宋先生呢?
 
    宋大衛(中遠造船工業公司總經理):我認為在世界這個金融危機面前,我們政府發布了這個振興規劃,對于造船工業是一個及時雨,也是為我們克服未來的困難,取得更大成績,是很好的一個基礎。
 
    陳偉鴻:其實看到了你們二位呈現出來的這份欣喜和期待之外,我還特別想拿出我在采訪過程當中聽到的一些困惑和你們一塊兒來探討。很多人都知道船舶產業是屬于我們的裝備制造業的,國家在出臺了裝備制造業的調整振興規劃之后,不幾天又緊鑼密鼓地出臺了船舶業的一個調整和振興規劃,這是為什么?你們自己會不會覺得多少有一點意外?
 
    王錦連:我覺得這個也并不意外。我感覺船舶工業在我們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以及在國際上面的地位,以及船舶工業這次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重大沖擊和一些產業的深層次矛盾的暴露,以及我們船舶工業應該說我們感到這次金融危機面前,我們還有趕超世界造船強國這樣一個機遇。所以基于這些,我覺得國家把船舶工業列為十大振興產業,我覺得也不是意外的,跟它的作用有關。
 
    宋大衛:我認為我國的船舶制造業也是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一個行業,這個也是很難得的,同時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且呢,我們近期發展很快,當然這里頭也有一些問題,就是產能的釋放過快,以及國產化的設備裝備率還不是很高,大約在50%左右,所以國家出臺這個政策也有助于我們一些政策的調整和扶持。同時呢,我們的船舶工業是一個外向型的一個產業,80%的訂單基本上都出口,所以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產業。所以在這方面呢,我們受金融危機影響也比較厲害,所以在這個實際上,我們為了出臺振興計劃有利于防止我們這個產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產生下滑。
 
    陳偉鴻:您剛才說這個產業可能會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但事實上我們看到在已經出臺的其它行業中,比如說鋼鐵行業,它們的影響可能就顯現出來了,因為全行業十年來首次出現了全行業的一個虧損。再比如說有色金屬行業的價格,下跌的幅度達到了70%,但是我看到的數字呢,船舶行業在2008年的產值增加了59.8%,利潤增長了50%,按理來說這么漂亮的一張成績單,似乎這個產業不需要再用過大的力氣去調整它、去振興它,您怎么看,二位?
 
    王錦連:我想可能搞造船的人都知道,造船、船舶工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滯后性。所以金融危機的影響,它可能在現在它的之后僅僅從接單這個角度能夠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是它的一些工業指標很可能要在兩三年以后才能體現出來。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2008年交了一份比較好的單子,不等于說船舶工業就沒有面臨這個危機。
 
    陳偉鴻:如果沒有這樣的一份調整振興規劃,未來對于船舶業的影響和打擊會有什么樣?
 
    王錦連:那就非常大了,可能在兩三年以后,船舶工業就會面臨生產斷線的問題,全行業就可能,下滑的速度可能比剛才你說的汽車也好,鋼鐵也好,可能還要厲害。
 
    陳偉鴻:因為我知道造船行業一直有一個叫“綜合產業之冠”這樣的一個美稱,國民經濟的很多的發展部門可能都要和造船業有這樣或者是那樣的聯系?
 
    宋大衛:我講一下具體例子,我們船舶工業實際上牽扯到許多產業部門,國家大概122個產業部門有98個產業都涉及到造船業。我講一條30萬噸的油輪,它是幫我們運輸原油的,因為中國51%的原油可能都需要進口。這條船需要鋼材需要多少萬噸呢?大概是37000到40000噸,而且80%是高強度合金鋼,它的管材,就是里面的盤管,有蒸汽管、水管、油管,這個管材需要1000噸,油漆是多少呢?油漆50萬,我們叫立升啊,50萬升。同時這個輪船,任何輪船都需要有主機的,它是心臟,就像我們的心臟,它在帶動螺旋槳在轉,推動船舶前進。同時它還有通導設備,通信、衛星通訊、衛星導航,所以它有上千種設備和機器都裝在船上。
 
    行業影響力,在國民經濟122個產業部門中,船舶工業需要其中98個部門為其提供各種原材料和配套產品,關聯面超過80%。2008年,我國造船完工量首次超過日本,占世界市場份額提高到29.5%,躍居世界第二名。據統計,每增加一個船廠勞動力大約可帶動上游產業多吸納2.26個勞動力。近五年來,我國船舶工業產值年均增速高達37%,明顯快于全國工業產值年均27%的增長速度。2008年我國船舶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143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180億元。
 
    陳偉鴻:所以如果不說的話,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所以大家也特別期待,對于國民經濟的貢獻有如此之大的船舶制造業,在這樣的一份調整振興規劃當中,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具體內容?那接下來不妨我們就請王秘書長為大家來做一個現場的發布。來,掌聲歡迎。
 
    王錦連:關于這次規劃里面,我想主要有這么幾點,按照國家關于保增長、調結構、促發展這樣一個總體要求,那么這次規劃主要在這方面能夠來解決這些問題。保增長方面我想主要是要穩定船舶企業的生產,這是一方面的內容。第二個我們要解決調結構的問題。船舶企業在前幾年航運市場火爆,造船發展了,所以產業內部也暴露出來不少深層次的矛盾,這個也就是要在業務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以及企業組織結構方面進行啟動一個比較長的一個產業升級這樣的一個過程。第三個就是促發展。促發展我想我們主要是要加大科技投入,要加強企業技術改造,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要加強船舶企業的管理。那么這樣為我們今后的發展,打好扎實的基礎。
 
    陳偉鴻:其實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我們看到中國的船舶制造業的確有了很大的一個發展,在發展過程當中呢,常常聽人們提到這樣的一個詞,就是“造船熱”,究竟是什么樣的現象被稱之為“造船熱”呢?馬上我們來看看這個短片。
 
    2003年以來,國際船舶市場迎來了一波興旺航情,我國造船能力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雖然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造船國,但近幾年來,造船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2003年,我國5萬噸級以上造成設施能力僅有800余萬噸,而現在已超過6000萬噸,已經大大超過了實際需求量。六年間,火爆的“造船熱”也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涌向造船行業,其中不乏資質較差,規模較小的造船企業。據統計,目前我國船舶業手持訂單中,技術含量較低的散貨船超過60%,產能嚴重過剩。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船舶市場的低迷將這種產能過剩和粗放型增長的弊端進一步放大。與此同時,船舶市場逐步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船東對船型、船運設備要求更加苛刻,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性能低,是我國船舶工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陳偉鴻:想問一問王先生,這個“造船熱”究竟在行業內部,熱到了什么樣的一個程度?
 
    王錦連:我這邊向大家介紹一下商品船的現象,就是“造船熱”出現的商品船的現象。船舶產品一般應該說是一種特殊產品,一般情況下是有了合同才組織生產,價格高呢一般少一點的就幾百萬、幾千萬,高的達到幾億幾十億,比如說現在大家都知道的液化天然氣船,那就有十幾億到二十億的人民幣的價值,豪華旅游船那就更貴了,就是幾十個億了。所以船舶行業它的產品有這么一個特點。但是商品船現象它就不是把船舶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是把船舶作為一種一般的商品,不是以銷定產,而是以產定銷。就是說航運市場火爆,造船也火到這個程度。
 
    金文林(浙江方圓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造船熱”熱到什么程度呢?熱到要造船是兩年以后、三年以后。因為什么?賣方市場的同時,就是訂單爆滿,賣方市場訂單爆滿,人員緊缺,然后原材料、物資吃緊,你想買個主機都得三年以后。所以我感覺這個“造船熱”熱到只要搞造船的都能賺錢,這是最能說明的。
 
    陳偉鴻:我想問問宋先生,很多人知道中遠是知道你們的航運,但是并不知道你們也在造船,是不是也是因為這樣的呼嘯而來的“造船熱”把你們也卷進去了,你們也要開始造船了?
 
    宋大衛:不是這樣。我們中遠造船本身按照國資委分給我們的任務,中遠一個是航運,一個是造船修船,還有一個就是物流,我們的船廠是在11年前已經就建了。
 
    陳偉鴻:那你看到的“造船熱”當中涌現的這些造船廠,和你們的造船廠有什么區別?
 
    宋大衛:坦率來說,我覺得是有五低吧,五個低水準。一個是它起步低、投資水平低,它是造的一些簡易的船塢,簡易的設施,是一種急功近利的一種行為。第二個低技術水平低,它沒有核心技術,造船的核心技術沒有。第三個它的管理水平低,是粗放式的管理,更不要談精益管理這種造船的先進模式。第四個水平低是它生產效率低,它是找了一些各地拼湊了一些工人,也沒有一些很好的一些梯隊吧,它是生產效率很低。最后造成了就是產品質量水平比較低,很難保證未來這個安全航運的一個需求。
 
    陳偉鴻:在各位觀察團員的眼中,我們現在探討的這個“造船熱”,對這個行業的發展來說,它的打擊到底是在哪個方面?
 
    金文林:我是這樣想的,反正市場能夠存在的東西有它合理的成份,比方說海運,比方說造船,由于有民營資本的參加,加速了造船業的發展。我認為像我們浙江,起碼自己造好船,賣的有幾百艘,而且好多70%—80%都賣向了國際市場,那國際市場都能夠接受的,我認為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陳偉鴻:他認為他其實也在推動船舶行業的發展?
 
    宋大衛:是。但是我認為是他在低層次重復,這個對中國造船工業提高,我個人認為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好處。
 
    陳偉鴻:我也聽到過這樣的觀點,說其實你不應該指責我們現在所謂的“造船熱”,現在造船行業遇到得更多的挑戰可能是來自于外部環境,比如說金融危機的影響,你會認同嗎?二位。
 
    宋大衛:現在當前我認為金融危機的影響更大一些,國際貿易下降,國際貿易下降就直接造成了航運市場的低迷,所以航運對于造船業是有滯后半年左右的影響。所以造船業就首當其沖受到航運低迷的一個影響,當然這里有一個產能過剩,也有一個負作用,主要是金融危機的影響。
 
    陳偉鴻:我們來找一個第三方的視角來驗證一下剛才現場的兩個不同的觀點。張長濤(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博士):產能過剩,我認為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說,一旦市場出現下滑的時候,它可能會誘發一些惡性競爭,造成大量的,因為造船設施是比較剛性的一個概念,在市場需求下的時候,它可能會造成大量的造船能力閑置,所以就造成企業它的的盈利狀況下降,甚至出現破產。由于這個船舶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它有帶動性大,吸引就業率強的特點,一旦造船企業它經營出現問題的話,這種問題,這種嚴重性可能會向其它行業傳導,所以不光造成自己造船工業的經濟的大起大落,也可能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陳偉鴻:看來這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那在我們的調整振興規劃里面有沒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王錦連:這次調整振興規劃里面對這個問題做了非常明確的,有明確的措施吧。首先就是,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這個就是對三年里面不讓新建船塢、船臺這樣的建設項目,對已經有的船臺、船塢的項目的擴建,也暫停實施。這是一定要限制產能再繼續膨脹的一個措施。
 
    第二個就是這個規劃里面明確指出,要支持企業的兼并重組。也就是說要把這些小的企業,難以維計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來壓縮它的能量。
 
    陳偉鴻:您提到這個壓縮產能的做法,必須來現場印證一下。現場這兩位都是來自船舶的制造領域,對不對?現在你們聽到了,我們的規劃當中說要壓縮產能,你們愿意嗎?你們能接受嗎?
 
    金文林:我認為壓縮產能適者生存,反正壓縮產能市場現象,如果市場需求小了,那自然產能就會做調整。
 
    陳偉鴻:自然而然要做調整。問問旁邊的江先生?
 
    江光耀(浙江恒信船舶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們已經加大產品的提升,質量的提升,本來想我們從國內做起,現在又做到國外,也是往這方面去走。
 
    陳偉鴻:所以也不會受到什么影響,對不對?
 
    江光耀:對,基本上不會受到什么影響。
 
    陳偉鴻:這個調整規劃究竟能給這個行業帶來什么樣的一些影響,也許我們從下面這位嘉賓的視角,可能能夠找到一些答案。在我們的調整振興規劃出臺之后,市場上對這個板塊有沒有什么樣的反應和以往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之前曾經瘋傳說房地產可能是進入到十大產業當中,房地產的股票就蹭蹭蹭地往上漲?郭亞凌(中信證券公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從造船這個行業,從過去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造船股在資本市場一直受到非常大的歡迎,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資本市場上當初300塊錢,最高的中國船舶的股票,說明市場對整個造船行業,包括中國的造船業是非常看好的。當然后來隨著整個金融危機的爆發,造船股票也是大幅地下調。但是從國家出臺這個調整振興規劃之后,我們這個資本市場應該對這個規劃還是充滿了期待。從股價的表現來看,應該是說像中國船舶的股票從40塊錢,在規劃預期之中、憧憬之下,從40塊錢漲到了60塊錢。在規劃出臺的當天,三個造船股實際上全部封住暫停,應該是說明對整個市場,對這一塊還是充滿熱情的。
 
    陳偉鴻:倪先生有什么問題問臺上的兩位嘉賓嗎?
 
    倪柏明(《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剛才他說的那個也是面向一些就是國外的一些市場,像越南,像中東,我想問一下,關于造船的這個國內市場方面的需求,在今后有沒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王錦連:我們國家應該說是也是一個航運大國,國內船舶市場的需求肯定還是有不少,所以這次調整振興規劃,針對金融危機的出現,我們將要出臺一些擴大國內需求的一些政策。
 
    規劃具體措施控制新增造船能力,今后三年暫停現有船舶生產企業、新上船塢、船臺擴建項目,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企業綜合實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陳偉鴻:雖然剛才我們都提到了對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從行業的特點來說,可能會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是2009年2月的一個數字,還是讓大家感覺到了金融危機給大家帶來的一個寒意。在2009年2月全球新接的訂單同比減少了98%,這是在所有的行業當中,需求量下降的最快的一個行業。所以我們想問問臺上的兩位嘉賓,是不是當金融危機的影響真正出現的時候,它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就特別地大,大到出乎你的想象。
 
    宋大衛:從去年9月金融危機發生之后,船廠有詢價,有船東詢價,但是成交就比較少一些。我們的船廠由于技術儲備好,船型儲備多,而且船舶性能優良,所以我們已經排產到2012年了。但是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目前成交的很少,主要是由于航運市場下滑得太激烈。船東跟船廠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個航運市場能不能復蘇,實體經濟能不能有轉點,所以都在謹慎地觀察。船廠也當然要選擇有素質的船東,船東也希望選擇有素質的船廠。
 
    陳偉鴻:剛才宋總描繪的是不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普遍的現象,現在大家面臨的發展困難究竟有哪些?
 
    王錦連:我想現在這個行業面臨的困難,有三難。一個就是接單難,第二個是融資難,第三個交船難,這是受金融危機影響。
 
    陳偉鴻:我們挨個來說啊。先說這個接單難?我想問問宋總,你們的企業遇到過接單難這個問題嗎?
 
    宋大衛:在金融危機之前,剛才像王秘書長還有那個金總說的一樣,航運非常火熱,所以那時候是賣方的天下。
 
    陳偉鴻:那你們當時的訂單簽到了哪一年呢?
 
    宋大衛:到2012年。
 
    陳偉鴻:到2012年。2012年之后目前還不知道會是什么樣的情形?
 
    宋大衛:對。現在我個人認為,按著IMF,我們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預測明年2010年中期,世界經濟會慢慢復蘇,我相信到2012年,應該有國家振興政策的扶持,應該會能接到單子。
 
    陳偉鴻:宋總是充滿信心,盡管說現在自己并沒有遇到接單難。金總,遇到過接單難嗎?到目前為止?
 
    金文林:接單難對我們這個企業,今年來講我們還算好,比如說我們基本上到明年,基本上訂單還有。
 
    陳偉鴻:到2010年。
 
    金文林:對,2010年。
 
    陳偉鴻:
 
    那2011年的訂單現在有嗎?
 
    金文林:2011年就很難說了。
 
    陳偉鴻:我想問問王秘書長,您剛才特別提到了接單難,把它放在了三大難當中的第一難,在你的調研當中,你所看到的接單難,會難到什么樣的程度?
 
    王錦連:我想跟大家報告幾個數字吧,去年金融危機以來以后,全世界欠缺的,按照英國著名的一個研究公司的一個統計,去年四季度全球成交大概只有月均成交是160萬噸,而在去年的前三季度9個月的月均成交大概是1600萬載重噸,也就是說四季度月均成交只有前9個月月均成交的1/10。在我們國家,去年四季度船舶成交大概不到100萬噸。那么我們國家在前9個月的成交大概月均是到600萬噸。所以這個數字,大家一看就知道了。金融危機以后,給我們造成的接單難的問題是完全暴露出來了。今年1、2月份也是同樣的,全世界基本上沒有,按照克拉統計,也沒有大的訂單,我們國家也沒有大的訂單。
 
    陳偉鴻:那在這個振興規劃當中,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接到單?
 
    王錦連:
 
    這個問題也是這次振興規劃里面要研究的重點問題吧。所以我想首先是要先保住訂單,就是我們手持訂單,大約我們去年年底有2億多的手持訂單,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持單或者是棄權這樣的,要盡可能地保訂單,保訂單就是保正常的前提,我想。那么怎么保訂單?所以我想就是要一個是能夠在信貸方面給予支持,要明確,對造船企業手持有效合同的訂單,需要的流動資金,金融機構應該給它按期到位。
 
    另外就是擴大內需,針對訂單少的問題能夠擴大我們的內需,包括淘汰一些老舊船,包括加快彈殼油船,按照國際上面的一些規范要求,加快彈殼游船的淘汰,以及像剛才說的,我們要積極地發展遠洋漁船、工程船舶、工作船等等這樣一些作業船舶來擴大我們的內需,所以這個政策里面這次都給予一定的明確。
 
    陳偉鴻:宋總怎么看這些政策?
 
    宋大衛:我們來說就是客觀說,對于船舶振興計劃,比如說強制拆舊船單殼油輪,這樣會增加一些油輪的報廢,使得油輪訂單會增加。
 
    陳偉鴻:解決訂單難的問題,也許我們的觀察團會有自己的想法,來聽聽你們的看法?
 
    王蓉(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民船處處長):
 
    這次規劃原則性地提出了加快淘汰老舊船舶、加快淘汰強制淘汰單殼油輪,當時出發點也是要擴大內需,據我們統計十五、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國內的需求占我們整體船舶企業訂單的30%左右,這個對整體船舶工業的發展還是非常關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這次老舊船舶和單殼油輪,我們也初步統計了一下,總量可能能達到1800萬噸這個量。在振興規劃里,我們從擴內需這個角度,從我們國家自己創造需求這個角度提出了要淘汰老舊船舶和單殼油輪,這對于調整和優化咱們自己的船隊結構,從環保需求上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能夠給船舶工業創造一定的訂單,能夠維續我們國家船舶企業,尤其是2010年、2012年以后的生產不斷線,當時出于這個考慮。當然我們更希望整體的國際經濟能夠盡快地復蘇,這個對船舶工業是一個根本性的一個利好。
 
    規劃具體措施穩定造船訂單,鼓勵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強制淘汰。加快自主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研發。
 
    陳偉鴻:剛才王秘書長提到了三大難,我們剛才僅僅提到的第一個接單難,關于另外兩難到底在現在的市場上有什么樣具體的體現?
 
    王錦連:另外兩難就是一個是融資難,還有一個是交船難。融資難應該是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上面一些金融信貸各方面都收縮,船東在國際上面這個銀行里面貸不到款,這是一個表現。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外的船東在國外是貸不到款,到我們國家的有關銀行,來這兒也更多了,也希望我們國家能夠支持,金融機構能夠支持,這是一個情況。
 
    第二個就是我們國內的有些金融機構,把我們金融危機以后,把我們的造船業和我們的航運業看作是一種高風險的行業。所以對船廠的融資、貸款,也采取審查力度加大,所以這是金融危機以來出現的這些問題。
 
    陳偉鴻:這些問題在船廠這個方面會不會有很直接的感受?比如說船東可能找各種借口,拖延時間,甚至是棄船等等,有沒有?
 
    宋大衛:這是有的。我們的船舶說實話,比日本、韓國的質量都一點兒不差的,而且從來是日本船東、英國船東、德國船東都是從來沒有問題的。上回我們有一條船也是,船東可能是資金上有些問題,找了兩個人亂挑毛病,他們倆都知道是在無理取鬧,但是他必須執行船東的命令。
 
    陳偉鴻:那他是挑出什么樣的毛病來了?
 
    宋大衛:沒什么毛病,就是這點油漆有點坑啊。
 
    陳偉鴻:這邊油漆太亮了,那邊油漆太暗了。
 
    宋大衛:所以他們自己都覺得是實際上都是……
 
    陳偉鴻:他們自己提的時候都不太好意思。
 
    宋大衛:不好意思的,最后還是交了。
 
    金文林:金融危機開始以后,以前像我們銀行每天到我們企業去的銀行,基本上一星期最少有兩班,問我們要不要錢?金融危機以后,現在一個月找不到一班了,主要就是什么呢,金融機構對整個造船行業的理解不夠。
 
    陳偉鴻:從銀行融到的這些錢,對于你們整個的造船過程來說,它的作用有多大?
 
    金文林:對我們來講,以前就是說資金可以用一些訂單,因為訂單提前預付的,資金還可以融通一部分,現在的情況來看,銀行對我們的支持應該說,好像就是說,叫什么呢,應該說,非常重要,應該說緩過這口氣了,比方說這個船到70%了,到80%了,只有20%的話,整個就徹底解決了。
 
    陳偉鴻:但是你從銀行融到的錢其實跟你整個船的造價相比,這個比例也是很低的,對不對?
 
    金文林:非常小。
 
    陳偉鴻:非常小,小到什么樣的一個比例?
 
    金文林:小到像我們一年產值5個多億,像我們整個企業這一塊還不到2000萬,百分之幾點幾,因為非常小的,一點點流動資金,非常小。
 
    陳偉鴻:這么小為什么你還這么如饑似渴地需要它?
 
    金文林:所以我們希望就是說以前金融危機沒到以前我們好一些,特別是金融危機,全社會都不向你融資的話,你客戶也不向你支付錢的前提下,所以呢,比較迫切。
 
    陳偉鴻:像這種的迫切的愿望,這樣的一個困境,在我們的規劃中有沒有涉及到,有沒有給他們的這種困境提出一些解決辦法?
 
    王錦連:這次專門這個規劃里面講到,一個是關于信貸資金的政策,另外是講到關于出口買方信貸的政策。
 
    陳偉鴻:兼顧到了買方和賣方兩者?
 
    王錦連:對。
 
    陳偉鴻:那具體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錦連:這樣,關于規劃里面明確金融機構要增加船舶出口的買方信貸的資金投放,就是針對現在國外的很多船東貸不到款,那么有可能撤掉它在中國的訂單,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所以這是一個專門明確了一條。這個里面就是,當然也明確提出,幫助兩大集團和其它的骨干船廠,這個我想其它的骨干船廠包括地方的民營企業在內,民營船廠在內,所以應該說是,這個政策應該說不僅是對,還是比較平等的應該說是。這是一條政策。
 
    第二關于信貸政策方面,明確各個相關銀行要對船舶企業手持有效訂單,能夠保證它流動資金的按時到位。所以我想這個政策對我們的造船企業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保證它能夠很好地交船的一個非常有利的政策。
 
    陳偉鴻:宋先生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您怎么來評估剛才我們聽到的加大出口買方信貸投放,這樣的力度大小對我們企業的融資難的解決或者交船難的解決,會起到什么作用?
 
    宋大衛:因為船舶的資金剛才王秘書長講了,都很貴的。
 
    陳偉鴻:資金量非常大。
 
    宋大衛:對,一條船上億美金,那就是六七人民幣,一般的首付20%、30%是由自己來籌措資金,70%是由銀行來貸款,沒有用現金幾億去造的,這樣的船東太富了。
 
    陳偉鴻:其實在這個領域我們國家到今天為止,進展到底如何?剛才你說其實這并不是今天才開始的一個信貸投放。我們問問張長濤先生?張長濤:應該說給船東提供買方信貸這個現在主要還是咱們國家的進出口銀行在做,這個是從大概2002年左右的時候,進出口銀行開始了這項業務,到現在為止這項業務已經有力地支持了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像一些國際知名的大的船東,比如說法國的達菲海運,還有馬士基集團,包括咱們國家在內的中遠、中海都是買方出口信貸業務的業務對象。
 
    陳偉鴻:受益者。問問金先生,你今天聽到了這樣的一個做法,未來你的買方,你的船東有可能會從我們國家的銀行拿到信貸,你覺得會不會給自己增強一些信心,不再擔心了,不再擔心銀行一個星期都不來看你了?
 
    金文林:這個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利好的一個消息,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對船東有些新的方面的支持。
 
    陳偉鴻:有沒有一個時間表,什么時候可以真正地實現我們金先生的心愿?
 
    王蓉:規劃里對于信貸支持和出口買方信貸的政策都是非常明確的,落實這個政策呢還需要一些政策的細節,這個細節呢,就是我們工信部正在和人民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有關部門在積極地推進這個工作。另外一個題外的話,船舶工業規劃本身國務院還沒有正式下發,所以這個要等到下發以后,才能夠對外公開這個時間表,所以目前具體的時間現在不能馬上給你說出一個具體的時間,因為國務院沒有下發。
 
    陳偉鴻:還在保密階段。
 
    王蓉:對。但是這個政策本身并沒有等待下發。國務院原則通過以后,一直在跟人民銀行、金融銀行等有關的金融機構在溝通這個事,也在抓緊落實這個政策。所以我想及時雨很快就會下下來。規劃具體設施,化解經營風險,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將現行內銷遠洋船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長到2012年。
 
    陳偉鴻:剛才王秘書長說了一個讓大家非常振奮的消息,就是我們成為造船大國是指日可待的。其實在亞洲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看到,韓國超越了日本成為了第一大的造船大國,那么在這次的危機來臨之前呢,中國其實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了排在韓國之后的第二大的造船大國。您所說的我們中國成為世界造船大國是不是就在金融危機過后,就可能很快地實現?您是不是這樣的一個判斷?
 
    王錦連:這個我就是說我們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國家的造船,是危機但是也是有機遇的。所以我們如果應對得當,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面,特別是在這次出臺的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面,我覺得我們完全有這個機遇來趕超或者是縮短跟世界造船大國強國之間的差距。
 
    陳偉鴻:宋先生在這個行業內,你覺得這個機遇到底在哪里?
 
    宋大衛:我想這個事情就是在危機之中我們有振興計劃,所以船廠必然要,剛才講要保增長、要擴大自己的內部結構的調整,所以多儲備技術含量高的船型,這也是一個機遇。
 
    陳偉鴻:其實在這樣的發展機遇面前,每個人都會期待或者說憧憬船舶業未來的一個發展。我們想問問王秘書長,如果說經過了三年,我們的調整和振興之后,您希望到那一天,我們的船舶業在國民經濟的貢獻當中,和其它的九大行業相比,我們可以排在第幾位?
 
    王錦連:這個呢,我是沒有比過。但是我們船舶有我們船舶的特點,我想跟大家,報告一些最終要實現的目標,規劃里面明確的幾大指標,這是我們造船有造船的特點,一個是我們到2011年完工的船舶,規劃里明確要5000萬載重噸以上,也就是說我年均增速要達到20.2%。第二個目標就是我們船舶工業在世界船舶工業市場當中的占有率,這次規劃里明確,要達到35%以上。那么這也意味著,我們到2011年要比2008年還要提高十個以上的百分點,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第三個指標,我想跟大家匯報的是,我們過去的船運設備,國產船運設備裝船率都在50%以下,這次規劃里明確,我們的三大主流船型的國產船運設備的裝船率要達到65%以上。所以我想通過三年努力,我們這些方面肯定能縮短差距,更好地實現我們2015年中長期規劃提出的目標。所以就像剛才主持人說的指日可待的事情。
 
    陳偉鴻:目標實現的那一天會不會大家會看到,船舶業的貢獻是屬于名列前茅的幾位之一?
 
    王錦連:這個我想我不敢這么說,因為船舶業畢竟這個行業還是比較小,但是它在國際上面的地位、在國民經濟上的作用肯定會發揮得更好。
 
    陳偉鴻:宋總對于三年之后,經過了我們的調整和振興,這個行業的發展有什么樣的憧憬?
 
    宋大衛:這個路還是很長的,我們還需要確實要努力,不是那么容易的。日本的國產化裝箱率在95%,韓國也在90%,我們才50%不到,所以這個跨越呢,確實是要在危機中尋找機遇。
 
    陳偉鴻:也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一個努力。
 
    宋大衛:對。
 
    陳偉鴻:其實在危機來臨的時候,在和船舶業的人士交流的時候,我常常會聽到他們提起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他們告訴我,這是溫家寶總理在視察船舶工業的時候,最早提及的一句話,其實我想,在未來也許我們的船舶業這艘大船還會遇到更寒冷的冬天,還會遇到更多的風浪,但是畢竟我們已經在振興之路上開始了啟航,所以我們也堅信,春天并不遙遠。
(信息來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

國內行業動態

國際行業動態

省內行業動態

臺灣行業動態

版權所有: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西路建榮公寓A2座1-201  郵編:350001 傳真:(86)591-87552772
電話:(86)591-87606537 87539698   閩ICP備12014152號   管理登錄   
Processed in 211562.85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
十八禁试看120秒做受,真人扒开双腿猛进入的视频,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