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福州港江陰港區首批6臺自動化軌道吊(ARMG)上岸落軌,標志著江陰港區集裝箱生產作業即將邁向“智慧閘口+智能碼頭操作系統+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堆場+5G智能傳輸”的“自動化時代”。
本次到岸的ARMG是福州港引進的首批遠程自動化設備,是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和積極融入海上福州建設大局的重要舉措之一。設備軌距為34.4米,起重量41噸。
據悉,該設備應用了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將集卡定位、集裝箱信息識別、防打保齡、大車防撞、集卡防吊起、箱底扭鎖識別、作業區域安全識別、吊具定位、自動著箱等多系統融合,可實現內集卡操作的全自動化,外集卡操作的半自動模式。同時,ARMG采用雙懸臂設計,實現內外集卡分離的安全作業環境。大量應用先進的AI視覺技術,通過整機的68個攝像頭,能在全方位無死角觀察到所有情況,并通過AI和自動控制技術,真正賦予軌道吊“看、想、做”的智能化功能。
該設備作業模式由原始的司機和機械的“1對1”變為“1對N”及“N對N”,人工投入進一步降低,自動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軌道吊不設司機室,完全無須司機上機操作,場地實施全封閉管理,徹底實現了人機分離。
福港集箱負責人介紹,首批設備預計9月投產。江陰港區還將加大力度推進自動化項目建設,持續提升碼頭生產作業效率和設備智能化水平,推動港口向“智能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