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本站 | 繁體網站   
點擊搜索
 
日期 時間

廈門華夏國際電力7.6億環保投資創下新紀錄

日期:2007-10-11  來源: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  作者:cfmif  點擊:
嵩嶼電廠隸屬于廈門華夏國際電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華夏電力),“同處在廈門這片藍天下,華夏電力努力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潔凈,環境更秀美,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和諧”,近年來,華夏電力主動承擔環保義務,努力踐行節能減排社會責任,走出了一條環境友好、和諧共進的新路:重拳出擊,投入7.6億元巨資致力節能減排,在建設二期兩臺30萬千瓦機組的同時,以新帶老,進行一期兩臺機組脫硫脫硝及電除塵技術改造,從而使企業的產能擴大了一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卻降低了80%,實現了1+1<1的環保目標,成為一家增產不增污的環保型電廠,在電力環保領域走在國內先進行列。


 今年8月29日,華夏電力公司二期(含一期技改)工程正式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環保竣工驗收。華夏電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全面達到國家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比國家最嚴格的控制值還降低50%以上。


 環保投資創下廈門工業企業最高紀錄;國內第一家對新舊機組全部安裝脫硝裝置的電廠;采用完全國內自主產權的海水脫硫工藝……華夏電力抒寫了一個個令人欽佩的“企業之最”。今天,我們就帶您來了解一下,這家伴隨廈門特區成長的電力企業,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道路的。


【公開承諾】


 勇擔節能減排社會責任


 火電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污染物如粉煤灰、煙塵、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1992年,嵩嶼電廠一期兩臺三十萬千瓦機組籌備之初,對環保設施的設計要求已經按照當時國內先進的原則進行。四電場電除塵達到99.6%以上除塵效率;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粉煤灰轉為建筑材料原料,綜合利用率90%以上等等。電廠也因在環保工作的優秀表現屢次受到省、市國家主管部門的表彰,在綠化方面被評為全國四百家“花園式工廠”之一。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火電環保科技水平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火電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物的控制標準要求。電廠原來主要依靠燃燒低硫煤和調整燃燒方式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如何進一步改進技術,已經成為華夏公司考慮的重要課題。畢竟華夏電力年平均二氧化硫排放量還是占了全廈門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004年,由于電力短缺現象嚴峻,華夏電力二期工程準備上馬。如何既增加發電量以滿足廈門人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又能夠做到與環境和諧發展、增產不增污?這個兩難的問題切切實實擺在華夏電力領導人的面前。“說實話,我們公司領導層下了很大的決心。”華夏電力領導坦誠地告訴記者,“我們決心做到,護衛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


 華夏電力主動承擔環保義務和社會責任,向國家主管部門和省市有關部門承諾“二期擴建時安裝煙氣脫硫設備,并帶動一期脫硫工程技改,在增加電量的同時,減少污染物排放量”,這一符合國家環保政策的觀點得到了有關部門領導的認可,二期工程被省政府列為應急電源項目,后經國家發改委核準開工建設。


 經過初步測算,二期工程共投入5.6億的環保設施,加上一期工程技術改造增加2億人民幣的技改資金,總計環保投入達到7.6個億,占工程總投資額的27.8%,這個環保投資比例不僅是目前國內電力行業中最高的,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前茅。


 7.6億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成本投入,相當于把企業幾年來賺來的利潤全部投下去。記者日前跟隨中華世紀環保行廈門報道團采訪時,就有不少企業的“掌門人”向記者吐心聲:我們已經在盡最大能力進行節能技改,讓廈門的天更藍,水更清,但是,節能技改投入的成本大,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還有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環保投入大,發電成本增高了,火電企業與其他能源的競爭力便會下降,隨著競價上網政策的推行,采取煙氣脫硫的火電企業勢必由于生產成本高而在競價上網中處于不利地位。做,還是不做?華夏電力領導一錘定音——環境保護利在千秋,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們是發電企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環保企業,我們喝著這里的水,呼吸著這里的空氣,不僅要給廈門市民帶來光明,給廈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同時,也要造福于廈門市民”,華夏電力領導公開表態。


【循環經濟】


 詮釋環保經濟新模式


 華夏電力領導高度重視節能減排的可持續化工作,成立了以總經理任組長的環保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建立環境監測站;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目標管理,形成了以各級行政正職為第一責任人的節能減排責任制,對工作進行層層分解和落實,形成了層次清晰、職責明確、有機配合、互相監督、科學高效的閉環管理體系。


 在華夏電力公司,一套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已經初步建成,實現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詳細描述了從原料來源到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全方位利用的過程。


 首先,原材料燃煤的含硫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硫排放值,而不同含硫量的煤價也有巨大的差別。公司始終將燃煤的硫含量控制在0.8%,有效地從源頭降低了硫含量的產生。煤船到港后,通過全封閉式的輸煤棧橋送至鍋爐和全封閉式圓形儲煤罐,噪音和粉塵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二,燃煤在鍋爐中產生熱能并轉化為綠色環保的電能。燃煤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灰和渣,這些灰渣通過綜合利用,已經實現“變廢為寶”,從1999年開始,華夏電力就開始研制這些粉煤灰渣的再利用,研制生產的粉煤灰產品,成為新型的理想建筑材料,被省綠色建材推薦委員會確定為“綠色環保建材”。近10年來共利用灰渣總量達185萬噸,利用率達90.4%,創造了較好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華夏電力又利用灰渣開發新型環保建材——加氣混凝土砌塊,建成后年生產能力可達30萬立方米,該產品可替代粘土磚,達到節約能源,保護土地,有效利用資源,綜合治理污染的目的,電廠整體的固廢循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第三,在工業廢水處理的循環利用方面,華夏電力在實現公司廢水100%回收利用的基礎上,又積極探索廢水回收利用的途徑,進行“清污分流,分別治理”,處理后的水用于道路及輸煤棧橋沖洗、綠化用水、鍋爐渣系統補水等。公司在二期建設過程中,還投資150萬元增設一套煤泥廢水處理系統,在回收利用廢水的同時,將其中的煤泥重新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2006年華夏電力被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評為“全省第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以新帶老】


 不折不扣貫徹環保理念


 節能減排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由之路,主要污染物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十一五”是廈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據了解,作為國家首批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給我市下了“硬指標”,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應比2005年減少27.2%,我市減排任務十分艱巨,污染減排與全市范圍內經濟快速發展的矛盾將日趨尖銳,社會各界、廣大市民對改善廈門市環境質量的呼聲日益高漲。


 排放“大戶”,身體力行,加大投入推動節能減排,華夏電力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在華夏電力二期環保工程的立項、施工、投入等整個過程中,國家各級環保主管部門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尤其是廈門市環保局和海滄區環保分局,更是主動到企業現場辦公、排憂解難,不僅對工程建設全程嚴格環保監督,還在技術上、業務上給予了積極、有效的指導。


 據了解,華夏電力公司二期環保工程大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并通過“以新帶老”,即“二期#3、#4新建機組”帶動“一期#1、#2機組技改”,進行一期設備的技術改造,增設脫硫、脫硝和電除塵裝置,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污染物向大氣排放。


 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的“元兇”之一,為了解決排放二氧化硫這個“老大難”,華夏電力投資2.5億元,采用純海水脫硫工藝進行煙氣脫硫,全力將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


 雖然原有電廠鍋爐的低氮燃燒技術已能滿足目前的國家排放標準,但是華夏電力主動提高企業的環保排放要求,在國內首家實現四臺三十萬新舊機組全部安裝煙氣脫硝裝置,全面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該工程斥資1.5億元,采用上海電氣集團公司的引進型選擇性催化劑脫氮法SCR作為電廠鍋爐煙氣的脫氮方法,脫除氮氧化物的效率達60%以上,據了解,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大型火電廠脫硝工藝。


 在華夏電力,我們還首次見到安裝五電場高效電除塵器,這在國內火力發電廠中也是少有的,多數火力發電廠的除塵器都為四電場,公司原先的一期除塵器原也為四電場除塵器,除塵效率達到99.8%而采用五電場除塵器后,除塵效率達到99.9%,就這0.1個百分點,一期機組多投入的技改資金5000萬元。煙氣經電除塵器后再進入脫硫吸收塔洗滌,煙塵濃度進一步降低于25毫克/立方米,達到并優于最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最嚴格時段的煙塵排放濃度低一半要求。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這樣一個小插曲。“找個機會,我一定要去拜訪華夏電力的領導人”,說這句話的,是全球知名企業美國康寧公司亞太地區高級副總裁瑞達。


 原來,華夏電力是中國國產機組首家采用美國康寧公司生產的催化劑的企業,這種催化劑是脫除氮氧化物的主要材料。瑞達向華夏電力前去洽談的負責人提出他的疑問,“據我所知,目前中國法律對企業還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你們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成本來進行環保改造?”在得到華夏電力有關環保企業文化理念的確切答案后,這個來自歐洲知名的環保專家不禁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巨額的環保投入對企業而言是沒有經濟效益的,基本上是純粹的付出,但是我們考慮到了我們的社會責任,這是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原則”,接受記者采訪時,華夏電力負責人這樣說。


【成效明顯】


 污染排放物不到國家標準一半


 環保投入不僅包括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還需要很大的持續性投入和后期的管理,而這同樣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有一些企業的環保設備成了“擺設”,在應付檢查時才運行。


 “在華夏電力,環保的理念體現在工程建設全過程,我們是不折不扣地推動節能減排。”華夏電力負責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新設施的投運最大的成本在于廠用電的增加和脫硝過程中的氨氣及催化劑的使用,增加脫硫脫硝設施后,公司廠用電提高了1.8個百分點,按年發電70億度來計算,僅廠用電就多支出4000多萬元。在煙氣脫硝項目中,機組每天使用液氨達9噸,全年液氨消耗就增加投資800多萬元。脫硝裝置中催化劑三年需要一次更換,折算成每年將多支出1400多萬。“也就是說,電廠每年至少需要花費6000多萬元用于保證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這還不包括環保設施的折舊和人工成本,對企業來說,這確實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全部承擔下來。”


 通過二期工程建設和一期工程技改,華夏電力減排效果成效十分明顯。在現場,技術人員通過電腦屏幕,用數據向記者論證了脫硫效率。在煙氣入口含硫量為2300毫克每立方米,經過脫硫處理之后,變成了40毫克每立方米,技術人員說:“也就是說,我們的脫硫效率可以達90%,外部條件合適時甚至是95%以上”,這意味著新建成后的華夏電力年均二氧化硫將減排15000噸以上,這對廈門市的減排工作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8月份,華夏電力發電量增加13.43億千瓦時,但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分別減少6700.7噸,1484.4噸、567.9噸,均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的先進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九地市中,僅我市完成二氧化硫減排任務,這當中,離不開華夏電力的一份貢獻。


 華夏電力還委托福建省電力環境監測研究中心站、廈門市環境監測站,定期對電廠的包括二氧化硫在內的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的結果及時調整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態。煙氣的脫硫裝置的進出口均裝有在線的SO2、NOx、煙塵等連續監測儀,并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實時跟蹤污染物的排放濃度與排放量。


 在“十一五”期間,廈門華夏電力公司還將通過具體措施,實施“三個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疏導”轉變,從“應付應對”向“可控在控”轉變,從“被動防范”向“標本兼治”轉變,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節能減排水平,打造一個向公眾開放、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環保型企業。華夏電力用實際行動,切實履行對省、市政府主管部門、社會群眾的環保承諾,成為一家受尊敬的企業。


 “看不到煙囪冒煙,我們還以為電廠怎么這么長時間都沒有生產了呢!”家住嵩嶼電廠附近貞庵村的一位居民對電廠的變化感到疑惑不解,了解了實際情況后,他說,“現在真是不一樣了,如果所有的企業都像嵩嶼電廠這樣,煙囪都不冒煙了,空氣清新了,環境好了,人的心情自然也就舒暢了。” (記者 劉艷)

國內行業動態

國際行業動態

省內行業動態

臺灣行業動態

版權所有: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樓區鼓西路建榮公寓A2座1-201  郵編:350001 傳真:(86)591-87552772
電話:(86)591-87606537 87539698   閩ICP備12014152號   管理登錄   
Processed in 240909.937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
十八禁试看120秒做受,真人扒开双腿猛进入的视频,男女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