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發展新能源是中國汽車業的必然選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想要實現“十二五”時期的節能減排目標,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技術還尚不足以依靠。當新能源技術迎來給力的發展境況卻還未產生給力的成果,發電方式有待改善、電池技術研發尚未擁有顯著成果、配套設施建設阻礙多多等因素的籠罩之下,新能源車距離實現產業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居高不下的成本更成為新能源車大范圍普及的軟肋,來自羅蘭•貝格的預測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車所占比重將不超過15%。對此有專家分析稱,在今后很長時間內,傳統動力依然是節能減排的主力,特別是先進的清潔型柴油機技術,更憑借出色的節油環保優勢,為汽車業節能減排打開了一條新通道。
歐意德2.0L柴油發動機
目前,清潔柴油動力潛力巨大并且實力明顯,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最為看重的節能減排有效路徑之一,然而國內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的匱乏成為其發展的絆腳石。看準勢頭,國內一些有遠見的企業早早著手于謀求柴油動力領域的核心技術。以亞洲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乘用車動力總成制造商歐意德動力集團為例,早在2006年,便先后與意大利VM、德國ZF、博世、霍尼韋爾等公司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其清潔柴油發動機搭載了博世新一代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CRDi)技術、可變截面渦輪增壓(VGT)技術和中冷廢氣再循環(EGR)技術三項世界領先技術,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采用這三項先進技術的企業。
據歐意德動力的技術人員介紹,憑借三項技術的結合與互補造就了歐意德省油、低碳、高動力的產品。經測驗,歐意德柴油發動機與同等的汽油發動機相比,百公里節油達30%,二氧化碳減排25%,扭矩提高了50%,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功率和動力性能明顯增強。并且同系列發動機在國際上被廣泛搭載在現代、克萊斯勒、雪佛蘭、路虎衛士、切諾基等成熟車型上。另外,歐意德還研制了中國國產第一臺可升級到Ⅴ排放標準的乘用清潔型柴油發動機,并確立了歐意德柴油發動機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當前我國的汽車產業強盛之路仍然荊棘滿布,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佼佼者,歐意德已身負引領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節能減排的重任。有理由相信,擁有國際先進技術的歐意德動力集團會帶領國內的零部件產業奮起直追,成為國內零部件產業的“綠色”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