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韓國最快在2013年就會與中國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臺灣區機器公會呼吁朝野應加速通過ECFA,并盡速與對岸進行第2次早收清單的磋商,將CNC加工中心機、放電加工機等數十項重要機械項目納入,以免臺灣在大陸機械市場的競爭優勢喪失。
針對大陸方面未將綜合加工機、放電加工機等臺灣相對具備競爭優勢的工具機項目納入ECFA首波早收清單中,臺灣機器公會理事長徐秀滄表示失望。他強調,臺灣與韓國外銷到大陸的工具機種同構型相當高,如果對方未來享有進口免稅的優惠,反觀臺灣業者卻沒有,將不利臺灣業者在大陸市場生存,市場將拱手讓人。
有鑒于此,臺灣區機器公會預定今年10月間在南京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舉行第2屆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合作與交流會議,屆時臺灣除會有上百位機械業代表出席外,并將與大陸機械業界人士磋商擴大兩岸在汽車、風力發電、軌道車輛、塑橡膠機械等重點產業機械的合作項目,且會積極游說對方支持將CNC加工中心機、放電加工機等重要工具機,納入第2波早收清單項目中。
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王正青強調,目前韓國機械產品開始以零關稅進入東協市場,并透過東協間接進入大陸市場,讓臺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優勢逐漸不再,唯有朝野加速通過ECFA,并擴大早收清單項目范圍,臺灣機械業才能與韓國競爭。
尤值得注意的是,韓、日、中等三個國家現正著手磋商互簽FTA的可能性,預計2012年要完成研究,可望在2013、2014年簽約實施,屆時臺灣輸往大陸的機械產品如無法全面取得免稅優惠,但韓國機械產品卻可以「零關稅」方式源源不斷輸往大陸,對臺灣機械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將造成很大的殺傷力。
據韓國官方經貿單位分析指出,韓國和臺灣目前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商品中,排名前20大者有高項14項是重疊,主要是半導體、半導體零組件、液晶面板、石油化工、機械等產品,上述商品高占韓國對大陸出口的6成。如把比較范圍擴大到前50項商品,重疊項目者更將增加至33項,由此可看出韓、臺兩地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品同構型之高、競爭劇烈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