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政策面和宏觀面看,盡管預計后續的1-2周應該不會再有大的調控政策出臺,國際經濟進一步惡化的態勢也將會得到遏制,但整體還是偏空。
從國內環境來講,過去10天時間里,政府兩次使用了數量型貨幣調控的政策,一次是5月2日宣布一次性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基點,使其達到17%,接近近幾年的新高;另一次是5月6日宣布發行1100億3年期央票。其實,業內對這些調控是有預期的,從“五一”節前3位央行相關人士的發言可以預判,亦可從4月15日央行發布的《2010年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里披露的一些重要數據可以研判:比如2010年的GDP環比(12.2%)處于2005-2009年環比增速相對高位、月度工業產出缺口(3月份已經升至3.06%,連續7個月擴大)不斷擴大、企業商品出廠價格環比5個月上漲,這些數據說明商品價格漲幅繼續擴大。因此,這兩次調控的力度在進一步加大,而且做到“長期”、“短期”奵結合。由此認為,加息的壓力進一步得到緩沖,至少在5月底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從國際環境來講,希臘危機導致罷工事件,使得危機進一步加深和蔓延,全球金融市場也因此迅速做出了大幅度的反應,從而加大了人們對經濟前景預期恐慌的情緒,還真有點象一年前羅杰斯預言的那樣,下一輪危機是貨幣危機的態勢。但筆者認為隨著日本緊急注資2萬億日元以及G7財長緊急電話會議的召開,危機惡化的態勢將得到有效的遏制。從另一方面講,新政的出臺以及相關事件的發生,有利于緩沖中國對稍熱的經濟調控的壓力,這為鋼材市場的后續一段時間(具體多長時間,參加MRI的內部報告或交流)的穩定創造了較好的經濟環境。